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常德讯(通讯员 周瑶 郭畅)“我因肢体残疾一直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微薄,今天镇上不仅送来鸡苗,还教会我们技术,让我看到了自力更生的希望,我一定好好养鸡,争取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5月20日,在桃源县木塘垸镇仁丰村村部前,刚刚排队领取完鸡苗的肢体残疾人代表杨惠全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
为助力农村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提升残疾人家庭收入,当天上午,木塘垸镇残联联合县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在仁丰村隆重举行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桃源土鸡养殖项目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据悉,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农村残疾人掌握实用技能、实现稳定增收,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与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此次项目共有来自木塘垸镇仁丰村的30名就业年龄阶段内的残疾人参与,其中男性18至59岁、女性18至54岁,覆盖肢体、听力、言语及智力障碍等多个类别。参加该项目的每位残疾人均获得42只桃源土鸡优质鸡苗及100斤鸡饲料,总投入资金达5万元。鸡苗经过严格筛选,具备抗病性强、产蛋率高、市场销路广等特点,适合家庭散养。
为残疾对象发放鸡苗和饲料。
启动仪式现场,木塘垸镇残联负责人说:“‘阳光增收计划’的核心在于激发残疾人自身动力,通过‘物资+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帮助他们实现从‘被动帮扶’到‘主动创收’的转变,通过科学养殖,能够帮助残疾人年增收1500元以上。”
此外,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还为参与该项目的残疾人提供了免费技术培训,后期还将提供为期3个月的免费跟踪服务,涵盖鸡苗饲养、疾病防治、产蛋管理等内容。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入户指导,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残疾对象发放鸡苗和饲料。
下一步,木塘垸镇计划将“阳光增收计划”逐年扩展至全镇范围,逐步引入更多养殖品种(如鹅、鸭等),并探索残疾人合作社模式,形成“培训—养殖—销售”一体化链条,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帮扶,助力残疾人扩大生产规模。
夕阳的余晖洒在仁丰村的田野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30名残疾人带着鸡苗与希望踏上增收之路。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周瑶 郭畅
编辑:姚晓雅
本文为康复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